张家口市出台了《张家口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全市秋冬季取暖期细颗粒物浓度稳定达标,确保实现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大幅下降。
同时我国氮肥企业装置规模小,单套30万吨及以上合成氨装置产能仅占全国总产能1/3。技术规范基于行业实际和管理的需要,设计出方法弥补了这三项短板。
第四,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从其规定,比如,对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纳入总磷和总氮控制的区域需要核算总磷、总氮许可排放量。这4类排放口不许可排放限值指标,但是需要企业进行实际排放量的核算。技术规范中给出了相应的核算方法,并且这四类排放口的监测要求列入了环境管理台账的要求中,要求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对这4类排放口进行监测并进行台账记录。3提高氮肥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转型技术规范立足行业特点,满足协同管理要求,具备了以下几个要件:第一,凡排放标准规定的污染物均在技术规范中做出了要求。2016年6月,化肥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列入《201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
第三,对于约束性指标规定的污染物和对环境质量改善影响突出的污染物,既规定了浓度要求,也规定了排污量的要求。(1)对氨实施总量控制氨是合成氨行业重要的污染物,它是恶臭物质,也是PM2.5的前体物。淄博市加大对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对搬迁入园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地方税收留成等额奖励等政策支持。
然而建陶产业属性偏重,高污染、高能耗,每年消耗燃煤约500多万吨,运输粉性物料约2600多万吨,加之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因素,该行业已成为制约淄博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影响淄博建陶行业良性发展的致命缺陷。支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对搬迁入园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地方税收留成等额奖励等政策支持。淄博市还集成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重点支持经济实力强、品牌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建陶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市委书记胡玉亭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市委深改领导组会议专题研究散煤清洁治理工作。今年,晋中市在城区划定禁煤区,10月底前完成10万户以上以气代煤工程,实现城区14个区域集中供热站燃煤锅炉淘汰替代整合,城区四个环线内零散燃煤用户全部实施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
截至目前,该市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已达96%,其余11个县(市)普及率达到90%,提前完成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工作任务;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涉及晋中的21项任务,2项已经全面完成,其余19项已逐一提出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10月中旬,晋中市城区玉湖路西六巷供热热源整合施工现场一派火热景象。与此同时,晋中市还把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与当前在全市开展的治散乱污企业及拆违治乱提质专项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市长王成先后11次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对工程涉及的供热热源、补助标准、责任单位、时间节点、热源对接等问题进行研究把关,多次赴施工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程进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7年供热季到来之前,该市从9月起集中打响散煤清洁治理攻坚战,提出了力争实现城区燃用原煤减少约11.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2458.66吨,烟尘排放减少约1807.06吨目标。为进一步推进散煤清洁治理工作,晋中市党政领导齐抓、督政督企并举10月中旬,晋中市城区玉湖路西六巷供热热源整合施工现场一派火热景象。截至目前,该市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已达96%,其余11个县(市)普及率达到90%,提前完成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工作任务;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涉及晋中的21项任务,2项已经全面完成,其余19项已逐一提出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
市委书记胡玉亭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市委深改领导组会议专题研究散煤清洁治理工作。今年,晋中市在城区划定禁煤区,10月底前完成10万户以上以气代煤工程,实现城区14个区域集中供热站燃煤锅炉淘汰替代整合,城区四个环线内零散燃煤用户全部实施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
为进一步推进散煤清洁治理工作,晋中市党政领导齐抓、督政督企并举。与此同时,晋中市还把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与当前在全市开展的治散乱污企业及拆违治乱提质专项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
市长王成先后11次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对工程涉及的供热热源、补助标准、责任单位、时间节点、热源对接等问题进行研究把关,多次赴施工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程进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17年供热季到来之前,该市从9月起集中打响散煤清洁治理攻坚战,提出了力争实现城区燃用原煤减少约11.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2458.66吨,烟尘排放减少约1807.06吨目标尽管业内预测已经令人欣喜乃至错愕,但我们仍旧认为,大气治理市场的潜力仍旧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可以说,这场席卷全国的环保风暴,成为一段时期以来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爆发的主要动力引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一步推进,能源消耗体量持续猛增,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形式严峻。尤其是进入大气十条终考之年的2017年,由于时间紧迫,考核达标压力山大,地方政府频出斩污利剑,治气决心空前坚定。
大气环境监测、电力超低排放、非电领域排放改造、汽车尾气治理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有望得到实质性拓展。不过由于非电行业大气治理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监测监管、技术等多方面都不甚成熟,因此远期市场虽客观,但近期爆发或许会缺乏底气。
其中又以非电工业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为首,如若沿着目前的态势发展,有望成为环保产业的又一个风口级细分领域。从2013年大气十条出台以来,多项政策接踵落地,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增添了靠山,也带来了大气治理领域的崛起良机。
无论是已经触及天花板的火电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市场,还是非电工业市场领域,都会大幅受益。近日,作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的蓝天保卫战再次成为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
A股市场中,先河环保、雪迪龙、聚光科技、汉威电子、盈峰环境、清新环境等企业值得重点追踪。近期而言,9月14日环保部发布《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指出十三五要提高VOCs排放重点行业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为上述引擎添加了驱动力。近段时期,高层强音喊出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口号。从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大气治理市场的直接爆发和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查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国家顶层设计之外,譬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天津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地方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也为大气治理领域更广、更深、更快的推进,打下了铺垫。加上年初史上最大规模环保督查及大气十条考核的多重因素驱动,我国大气治理市场再度迎来成长高峰。
因此,我们认为,大气污染治理板块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得到延续,并呈现越来越火爆的态势。基于政策、市场及企业等多方面考虑,我们预计,从2017年到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所带来的市场空间,达到8500亿~9000亿属于大概率事件。
从市场反馈来看,券商机构纷纷看好工业环保市场,预测其规模可达10000亿,而其中的工业大气领域空间超过5000亿部分装备、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未能规避核心技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在各项产业政策支持及财政资金的激励下,环保产业规模和投资比重实现了双高增长,各细分领域均呈现出快速的盈利与成长能力。二是借助PPP+ABS示范项目和PPP资产交易平台,完善和推进环保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支持,在激活PPP投融资链条基础上完善社会资本退出渠道。随着政府环境采购覆盖面的拓宽,政府支付能力面临巨大调整,PPP热潮下应高度警惕集聚的金融风险。对此,须冷静思考,消弭潜在风险,保障最终能够实现产能出清和优胜劣汰。
但同时发现部分环保企业为通过绿色金融融资,频发凭空捏造绿色项目、贴绿色标签、多渠道获取绿色信贷等洗绿行为,造成了虽冠绿色项目融资之名,但行低端建设等非绿色之实。传统环保企业亟需向投融资、环境咨询服务、环境技术及运营服务等产业链高端领域延伸,行业呼唤节能减排整体解决方案及清洁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
同时,部分环保工程或PPP项目低价中标现象严重,运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环保产业已经隐现低端建设和产能过剩风险,应高度警惕环保产业重走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弯路。二是适当提高环保企业准入门槛,加大对企业生产制造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考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政环保项目以PPP项目为主,工业环保也多以设备+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因此,环保行业本质具备资金驱动属性。企业要厚植创新发展理念,苦练内功实现高端转型,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